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从学科排名看工程师红利升级
时间:2023-07-08 00:03 点击次数:115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的54个学科。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上榜的高校中,中国内地高校夺得14个学科榜首,且夺冠学科均为工学领域。这不由让人想起一个名词:工程师红利。

  工程师红利是适应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型人口红利。近十几年来,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迅速增加,取代了过去依赖低成本的劳动竞争模式,劳动人口红利正升级为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能吃多久?显然与工程师的质量和数量有关,也和工科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有关。

  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工科建设,延长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人数现已高达数千万,是一个庞大体量的职业群体。一方面,中国近些年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有赖于工程师群体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我们正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需要高校加强工科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到工程师队伍中来。

  在2022软科排名中,工学领域一共22个学科,中国在其中14个学科夺冠,在仪器科学的学科排名中,中国高校甚至包揽了前9名。这与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是相称的,但我们也需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多更大的工科优势。

  其次,我们要努力建设世界顶尖的理学各学科,为中国制造打下坚实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我们要强化基础研究对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才能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理学是基础科学。在2022软科排名中,理学领域有8个学科,其中,美国拿了5个第一,并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十强榜中占据一半以上席位;而中国没有一科夺冠,在8个学科的十强榜单中一共仅占3席。这提示我们,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还需要瞄准世界顶尖水平而努力。

  多年来,受学科难度大、薪酬较低等因素影响,欧美国家的本土学生不愿选择工科专业,而是偏好商科、法学、医学等专业,科技人才数量出现下滑趋势,给国家未来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在2022软科排名54个学科中,美国摘取32个学科第一,优势巨大。但细分到工学领域的22个学科,则是中国拿了14个冠军,美国拿下了另外8个。这个数据对比,体现了一个多年来在各类报告中反复提到的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不愿学习工科专业。

  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善社会分配,激励人们勤劳致富、创新致富。让工程师共享红利,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创造美好明天!(佘惠敏)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