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
时间:2023-07-14 16:42 点击次数:81

  占国内造船业半壁江山的上海造船企业的订单已排到2010年,船厂一片繁忙景象。

  今春,由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等14家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揭晓。凝聚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历史的十大名船是:

  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舰;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长城号;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友谊号;新型常规潜艇;新型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航天测控船――远望3号;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

  与此同时,在黄浦江畔一个静静的港湾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正在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建造一艘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按合同规定,这只代表世界最高造船水平的巨船将在2007年4月30日之前交付。

  陆伦裕有一本8开大小厚厚的文件本,上面密密麻麻的细小6号字把工作进度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岗位。这本50万字的大书,是向国外同行学来的经验

  被简称为FPSO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是漂浮在大洋上的“陆地”。FPSO是集油气处理、发电、供热、原油产品储存和外运、人员居住为一体,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投入、高回报的海洋石油开发关键设施。在疯狂肆虐的台风海啸中,各种船舶都早早躲避,但FPSO必须坚守在咆哮的大海上,不扭曲不断裂,整整坚持20年!而FPSO本身就是承载着一个个石油加工罐的“定时炸弹!”

  FPSO设计中的每一个构思,都要经受台风的考验。最初,赵耕贤带领设计人员,在既无实践经验,又无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很快,一艘15万吨的FPSO成功下水,它就是名列十大名船之一的渤海友谊号。1999年,船舶设计终身责任制开始实施,设计者即使到了垂暮之年,如果船体出事,也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赵耕贤是FPSO副总设计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研究所研究员、驻厂组组长。他对我国船舶事业一往情深,更和FPSO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FPSO设计起步之初,他常常半夜惊醒,冒出冷汗。尽管如今已胸有成竹,但一有台风过境消息,仍习惯于立刻和船主联系。当然,所有的回答都是船况良好。今天,著名的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慕名前来订购目前我国油处理能力最大、造价最高、技术最先进的30万吨FPSO,正是看好我国FPSO研制实力。

  船舶都是几万吨几十万吨的庞然大物,不可能生产样船。当国外船东订购一种新船型时,各种问题、甚至文化带来的差距,都会形成激烈的碰撞和严峻的挑战,如果船东又很挑剔,麻烦就更大了。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FPSO项目组负责人陆伦裕告诉记者,建造康菲30万吨FPSO,最大的困难在于双方难以沟通。康菲石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船舶界公认的最刁难的公司。合同规定,从设计到设备规格、技术参数、生产厂家,都要经康菲审定之后,才能依次进入到签合同、出图纸等一系列的生产步骤。连设计(指船厂设计部分)加生产总共才25个月,这已经很紧张了,再加上图纸审定及修改方面的原因,又挤占了生产时间三个半月。真是急死人!

  按客户的要求做,按市场规律做,中国造船人靠自主创新和努力拼搏向世界接轨。陆伦裕说,在和康菲公司的合作中,我们学到了国际海洋工程先进的管理理念,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法治不要人治,要严格按文件规定程序办事。他拿出了8开大小的厚厚的文件本,密密麻麻的细小6号字把工作进度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岗位。合上这本50万字的大书,陆伦裕说,我们先前建造的15万吨FP-SO创造了17个月的交船纪录,这条30万吨的大船必须按时交船,建造时间只有16个月,“但我充满信心”。

  远望号的成就令世界瞠目。来自造船第一强国的日本人惊讶地说:“连我们日本也没造出这样的船”

  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曾经是708所总工程师,先后担任过东风轮和远望号设计组的技术负责人。但谈起这些辉煌的往事,他只是平淡地作了朴实而简单的介绍。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达到的是看似无法实现的高度:把占地至少几平方公里的测量基地浓缩到3000多平方米的一艘测量船上,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创造平稳如陆的测量环境,这在国际上也罕见。

  远望号在航行初期显得很神秘,过往船只都搞不清楚它是什么船:船上装的燃油量像油船,可供被誉为海上科学城的远望号连续航行18000海里之用;船舱像客船,可载船员500多人,冷库可以储备600人吃100天的食物;甲板上天线林立,像科学仪器船;供电能力像个中小城市的发电厂;气象探测设备像一个地面气象站;它能以24度/分的角速度原地回转,它可以以3.2节的低速航行……

  远望号是一个流动的海上测量站,但并非是一艘船加上测量设备就OK了。测量、气象、通讯等高精密仪器设备即使在陆地上,对气象、地理等因素都有严格要求,更何况在波涛起伏、充满盐雾、潮湿等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对船的设计更是提出了各种超出常规的苛刻要求。

  ――在浩瀚的海洋上,测量船要在最有效的十几分钟之内抓住并跟踪以第一或第二宇宙速度飞行的目标已非易事,如果船稍一摇摆,跟踪目标便会稍纵即逝。这首先对船只的稳定性提出了超乎寻常的要求。

  ――就像一根扁担,用肩扛,两头会下垂,两人抬,中间会下垂。一艘船航行在风浪中,由于浪尖对船支撑点的作用力,船体会多少产生一点弯曲变形。这在正常设计中无须修正,但是对远望号却不行。装在它甲板上的主要测控设备雷达和激光电影经纬仪必须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能因船体变形而产生丝毫误差;否则,测量数据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平时看电视时,小小的电扇如离电视机太近,其电磁干扰还会扰乱荧屏画面。远望号先进的通讯、测量设备配备了大大小小几十副天线,这些辐射面广、发射功率极大的天线米长的甲板上。如何保证它们既充分运转、正常工作,又不互相干扰,显然极其复杂!

  有时,发明创造不过是一张窗户纸,没有解决时,觉得似乎比登天还难,一旦解决了,才知道竟然如此容易!远望号解决船舶稳性的方法很巧妙:在船体上前后各装两个减摇鳍,就可以把十几度的摇摆减少到5度,同时在雷达基座上安装相关设备,进而把5度的摇摆减少到1度,再在天线度的摇摆减少到几秒。三级减摇措施,就使主测量船在6级海浪下达到了陆地标准,可以在12级台风中昂首挺立。

  对于船舶的弯曲变形,远望号通过测量船上天线相对误差,再加上计算机修正,使得精密设备的变形量比使用要求还小了若干倍。

  远望号研制时正值“文革”中,让远望1号2号3号副总设计师、708所研究员吕逢远最难忘的两件事是:1966年他们4人去北京参加有关远望号研制会议;回来后在向中央表示“要为测量船作贡献”的报告上,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许学彦轻声慢语地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起劲,有种光荣感,是有点困难,就没想过完不成任务。当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有人开玩笑地对我说:‘出了问题可要枪毙你。’”他淡淡地笑着说:“要真是这么想,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远望1号2号现场总指挥、远望3号现场总监造师、原江南厂厂长助理汪学智清楚地记得,远望号制造方针是周总理定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当时厂党委书记在动员会上说:“100多年的历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不要让工程在江南厂误点!”当时大家只有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虽然加班也只有两个馒头吃,但只要能参加大家就很满足了――说明自己是好样的。一位身强力壮的工段长在试航中负责各种主要设备的调试,45天试航下来太累了,他头天回家睡下,第二天就再也没睁开眼睛。

  难怪远望号的成就令世界瞠目!来自造船第一强国的日本人看到它,也不得不惊讶地说:“连我们日本也没造出这样的船。”

  一位老工人退休时,画了一张万吨轮的图交给徒弟说: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造出来!

  中国造船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江南造船厂,在708所的前身一机部九局二室,很多人都有美丽的造船梦。

  原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沈说,当时想,万吨轮的恢复性大修我们都做到了,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船?外出到欧洲买船时想:总有一天,我们要造自己的船。一位老工人退休时,画了一张万吨轮的图交给徒弟说: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造出来!

  江南造船厂解放时留下了一副烂摊子,百废待兴,要建造万吨轮,困难重重。比如,吊车至少需要上百吨,而当时厂内最大的起重设备是自制的高架吊车,只有40吨。

  沈说,那时江南造船厂职工遇事从不畏难,总能想出很多好主意,他们动手加加减减,一个个废旧设备、零件都变成了宝贝。全厂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热火朝天,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技术难关就这样一个个被攻克。

  接到设计东风轮的任务后,人人欢欣鼓舞。作为技术负责人,当年35岁的许学彦吃饭睡觉都在想东风轮,每天也就睡上三四个小时。盛夏,在江南厂简易的工棚里,他们完成了施工设计,图纸上浸透了滴滴汗水。

  沈说,1958年秋天造万吨轮的消息传来,厂部门口和道路上挤满了敲锣打鼓请战的队伍。一个做船体的小组接连写了6次请战书。全厂上下都憋足了劲,连续干,拼命干,有时好几夜都不回家。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想不到,当时不但没有加班费,连加班馒头都是自己买。

  深秋时节,东风轮组装成形,早上六七点钟,许学彦乘公交车早早来到船台旁,黄浦江边旭日东升,雾气未散,东风轮高昂的船头若隐若现,许学彦深情地回忆说:“东风轮好看得不得了,好似云中仙子,看到她,所有吃的苦都觉得值了!”

  上世纪末,国际上要买大型散货船,首先想到找日、韩企业。如今,外高桥已成为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的领头羊,是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市场的晴雨表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陶颖介绍,1999年公司建立时,国际上已经制造出17万吨散货船,而我国对此还未涉足。要切入市场,就要有特色,特色就是卖点。通过调研,他们借助香港船舶设计师的奇思妙想,针对17万吨散货船的致命弱点,超前确定了绿色环保理念,做了巧妙的改动,拿出了崭新的绿色概念船。

  卖点之一:解决触礁、撞船导致的漏油、污染。措施:双壳保护舷侧燃油舱;燃油舱从底部搬至顶部;燃油舱下部和外侧留出空舱。这种三保险将燃油泄露的可能降到最低,不仅绿色环保,也大大增加了船舶安全性,延长了船舶寿命。

  卖点之二:降低空船更换压舱水易发生的船舶断裂风险。空船行驶需用水压舱。为防止微生物入侵,国际上要求船舶跨洋行驶中要换三次水。压舱水排空后,船体易断裂。船员压力大,也困扰着船东。经过上千种排列组合,他们选定了最佳措施:压载舱容积缩小,个数从5个增加到9个。

  此外,船上所用空调等机械设备全部达到绿色环保标准,船用油漆不含锡,船用材料无毒、可降解。

  看似简单的“神来之笔”,为外高桥赢得了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中心的实力和美誉。也使外高桥创造了中国造船企业批量承接国外订单的纪录,创造了中国造船企业在建成后第二个完整造船年即盈利2亿多元的纪录。

  上世纪末,作为常规船舶之一的散货船数量已达到世界造船总量的1/3,而我国还没有造过17万吨散货船,国际上要买大型散货船,首先想到找日、韩企业。如今,年轻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创出了我国造船业的国际品牌,订单已排到2009年。2005年全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的40%出自外高桥。连来自世界第一造船强国日本的知名航运企业负责人都承认,外高桥已成为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的领头羊,是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市场的晴雨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造船业走过了一段辉煌而又坎坷的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浪,中国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人从不低头,他们踏海伏波,一往无前。在他们面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正是靠着这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船舶工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昂首挺胸,大步迈进了世界前列。

  东风轮的建造成功,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为我国大批建造万吨级出口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自己设计、建造万吨远洋轮被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十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1959年初,在全国支持下,中船集团708所设计的东风轮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他们围绕万吨轮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工艺和设计180余件。船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1960年4月15日,东风轮下水。时逢三年困难时期,安装工程无法继续进行,船壳在黄浦江畔停泊多年。

  1965年12月10日,东风轮离开上海港试航成功,航速达到17.3海里/时,超过了设计要求。

  2001年5月,由沪港两地设计师开发、708所和外高桥公司共同设计、外高桥公司建造的绿色环保型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正式推向市场,成为我国第一艘取得美国ABS船级社“绿色入级符号”的船舶。2004年11月,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在上海问世,成为当今世界上能进入法国敦克尔克港口最大的散货船。

  世界散货船巨头比利时波士玛航运公司、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之一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日本川崎汽船株式会社以及美国、希腊、土耳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纷纷签约,外高桥造船公司至今已累计承接订单近60艘,被外界称之为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中心。

  国际航运界给与了高度评价。波士玛总经理铁牧门表示,外高桥造船公司建造的望角型散货船是他们船队中质量最好的,成为世界的概念船。

  远望号系列远洋测量船是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是我国第一艘采用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的现代化船舶,其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和元件都属国内首次研制。由708所设计、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远望号命名曾经有过种种方案,最后采用了聂力提出的方案:用毛主席手书的、诗词“远望”二字。

  20余年来,我国的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已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水面到水下,从国内到国外,从测量到测控的四大跨越。“远望”船队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试验、外国卫星发射、我国第二代通信、气象卫星发射试验、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重大测控任务,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创造了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

  FPSO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关键设施,是综合性海洋油气工程装置。FPSO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它的设计与建造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

  由708所设计、外高桥公司建造的我国第一艘FPSO――52000吨渤海友谊号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开发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艘强台风下永不解脱的“内转塔式”FPSO,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2005年3月,外高桥公司在国际招标中击败韩国强劲对手,成功中标买方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30万吨FPSO,这也是我国目前出口美国最大的一宗机电产品。

  目前,我国的FPSO研发、设计及建造水平已属世界一流,引领着世界FPSO的技术发展方向。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FPSO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新建FPSO数量最多的国家。FPSO已经成为我国海洋能源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我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东风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

  为我国航天工程屡立战功的航天测控船――远望3号。远望系列的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及元件都属国内首次研制。

  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的出现,确立了中国造船业世界一流的地位。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