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领先领跑火车头中国中车打造产链新生态
时间:2023-11-03 00:18 点击次数:52

  一列动车组列车,可以拉动一条何等规模的产业链?以中国中车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为例,一组“复兴号”动车组就有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钢铁、铝型材等原材料、电子电器、信息系统、精密仪器等10多个行业,全产业链企业遍及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到全国20余个省市,产业拉动效应达到1:5……

  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具有高技术、高集成、高附加值等特点,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拉动力强。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中国中车拥有140余年的发展历史,产品服务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链包括研发、制造、试验、维保、材料、部件、集成,产业链核心企业6900余家。

  近年来,作为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中车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创新引领、共链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智能升级,着力打造支撑高端装备领先领跑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努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

  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命门”,如果“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研制“复兴号”动车组和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期间,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自主化产业生态建设,正是中国中车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集中产业链力量办成大事的破局之法。

  “复兴号”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作为列车的“大脑”,一度需要进口,严重制约了产品生产交付和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完全自主的“高铁大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全力推进自主创新。

  从技术文件,到系统架构,从五花八门的硬件制式和选型类别,到一个个零部件的测试和一行行代码的调试。五年磨一剑,中国中车最终成功突破了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实现了与全球网络控制产品无障碍交互,构建了自主化的网络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更加发达的自主化“大脑”,实现了以太网控车,数据传输速度比既有产品提高60倍,传输容量提高100倍,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列车控制、诊断功能更强大。创新引领,补齐产业链技术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的“命门”就这样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作为产业链上的“火车头”,中国中车在补齐短板弱项之余,更加重视实施产业链创新引领工程,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中国中车以CR450、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等重大工程为引领,填补领域空白,抢占前沿高地,巩固提升产业链优势。当前,CR450动车组研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创造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世界新纪录;“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带动30项关键部件自主化和安全可控。

  回望中国中车研制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历程,统筹产业链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则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功做法。自2019年7月31日起,中国中车与相关单位携手打造标准化、系列化城轨交通车辆产品,促进产业规模化和行业规范化,推动车辆间实现互联互通,控制运用维护成本,减少创新领域资源浪费。

  “一链带多核、一链多平台、多链共平台”,正是中国中车的思路和措施。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高校,一众产业链及战略供应单位和业内骨干企业,与中国中车组成“政、产、学、研、用、协”自主创新联合体,院士和众多行业专家参与项目技术研讨和评审。成功完成关键部件研制,实现了城轨装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自主可控;各关键系统自主化和技术升级,打破了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依赖,推动了产业链健康、协同发展。

  攻关过程中,中国中车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把自身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创新、研发管理经验,延伸到300余家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引导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设计、制造环节参与到整车顶层设计与产品设计中,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在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改进提升。2021年6月28日起,各速度等级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陆续下线并投入应用,百战归来,终得硕果。

  在带动产业链“更先进”的同时,中国中车不断推动产业链走向“更全面”。以湖南株洲为例,在这里中国中车打造了千亿级产业集群,以3家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为龙头,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可解决80%以上配套产品和技术,产业聚集度全球第一。可以说在一杯茶的时间之内,就可以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的上万个部件,集结全球产业链顶尖专家。产业集群优势加深了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了发展“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为产业整体带来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能力。而中车打造的山东青岛千亿产业集群,以3家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为龙头,带动260余家配套企业步入快车道,集聚了13个国字号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发中心,雅万高铁、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等明星产品从这里驶出。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协作、融合发展,让中车成为了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同时带动了产业链整体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自主化产业生态建设,让整条产业链共同实现提升,每个链环更加强健,整根链条更加坚韧。

  当前,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普遍关注点,“绿色发展”“降碳”“减污”等热词频频被提及。“绿色”这一高频词的背后,跳动着中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劲脉搏。在“双碳”战略牵引下,加快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是中国中车争当产业链“火车头”应有之义。

  立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中国中车坚决贯彻“双碳”战略,在2018年实现运营碳达峰的基础上,2021年9月发布中车“双碳”行动计划,提出到2035年实现企业运营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总体目标。2022年,中车成为首批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今年,中车“双碳”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将全面打造绿色低碳竞争力。

  立足“碳中和”引领者的定位,中国中车正在按照绿色投资、绿色创新、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企业“6G”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致力成为绿色制造的领跑者、绿色生活的创造者、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并且始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产业链碳中和生态圈,带动全产业链加快转型。

  大众广泛知晓的风电装备,虽然与轨道交通装备分属不同领域,但中国中车提前布局,追风逐电,将两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从技术原理上,高铁的动力来源是通过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实现的,在制动时又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风电是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到电能,两者能量转化过程基本相同。因此,中国中车将风电装备视为“立起来的高铁”,将高铁技术与管理创新性地引入风电领域,推动高铁技术向风电产业平移,有效解决了风电装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目前中车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集成、牵引传动、控制系统、车体技术等九大关键技术在风电装备的落地应用,推动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向风电产业延伸。逐步形成了从核心部件,到资源开发,从项目EPC到整机制造和智能运维等风电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2022年11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这款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风力发电机,就是由中车株洲电机公司与客户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该款风力发电机是当时全球功率最大的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项目研发过程当中,中国中车采用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中车首席专家牵头的专项攻关团队。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等产业链纵向之间,以及与中车内部轨道、工业驱动、新能源汽车驱动等领域横向之间的协同创新,成功解决了中速超紧凑风电机组轴承电蚀等多项技术难题,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款风机与国产大飞机C919等硬核重器共同位列“2022年度十大国之重器”榜单,成为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代表。

  在绿色升级领域,面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技术链,中国中车有效整合减碳、零碳、负碳技术,涌现了一大批绿色科技。主动实施技术平移,实现产业延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在“立起来的高铁”之外,大力发展“胶轮上的高铁”——新能源商用车。源自轨道交通业务的整车电控与驱动集成的核心“三电”技术,目前已做到行业领先,形成了纯电、混动(含增程式)两大电驱动系统集成平台,打造了从关键器件、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完整产业链。

  中国中车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整车减重13%,相当于每跑一公里,可节省1.5度电。永磁牵引系统节能率最高可达30%,按照列车总能耗降低30%进行测算,一列地铁列车每天可减少排放1000公斤二氧化碳、3公斤的二氧化硫,每年节省电能约40万度,绿色减排效果相当于种植10000平方米的阔叶林。利用企业屋顶空闲空间,在山东搭建的智能光伏发电站,并网1年来,电站累计发电量3.1G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19吨,节约标准煤1016.8吨,相当于种植2.6万棵30年树龄的冷杉;同时累计减少碳粉尘843吨,减少二氧化硫93吨,减少氮氧化物46.5吨,所在企业绿电使用率整体提高至20%。氢能源有轨电车、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投入运营,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低碳化产业生态,让整条产业链共同实现升级,每个链环更加绿色,整根链条更加具有竞争力。

  进入新时代,面对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中国中车抢抓新一次工业革命机遇,聚焦数智转型,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目标,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用户服务智慧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一体化、产业体系生态化。从核心应用优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整合、产业链生态拓展、产业链管理提升四个方面,统筹实施数字化转型48项重点任务和产业数字化19个系统工程,推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支持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数智转型带来产品创新数字化。2022年1月6日,“瑞雪迎春”智能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行,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无人驾驶,首次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车门自动控制等先进功能,实现了“北斗+高铁”两张国家名片的深度融合。同时还具备进入隧道时自动调节压力波,智能调整车内温度、灯光、空调等能力,为乘客带来智能舒适的乘车体验,被众多网友誉为“国货之光”。

  数智转型实现用户服务智慧化。2022年,中车建成了全链开放的中车工业互联网,基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构建起统一门户和中国中车、旗下子企业、客户、供应商、创新者五大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服务能力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分步推进产业链数据平台建设,建设覆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云架构大数据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连接、计算、存储、分析、安全等基础服务保障,全面增强产业链、技术链、供应链连接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分析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未来,中车大数据中心将成为国内领先的行业数据中心,形成覆盖高铁、地铁、机车、货车、新产业、智能运维、智能制造以及各系统用户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数据和供应链数据,带动全产业链迈入“数字时代”。

  数智转型促进产业体系生态化。深化产业链生态拓展和管理提升,中国中车培育服务产业链智能化升级的专业化企业。围绕“为离散型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目标,中国中车积极推广“运输网络+VMI仓储服务+储运一体化包装”三位一体模式,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打造精益物流,支撑精益制造。其中,《基于三位一体业务融合的工业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入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同时,中车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了“宜企拍”绿色循环经济交易电商平台,为企业闲废资源的处置和管理提供服务。

  智能化产业生态,让整条产业链共同实现进化,每个链环更加智慧,整根链条更加面向未来。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中车将坚持车头牵引、创新驱动,瞄准世界一流,突出融通发展,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勇当轨道交通现代化产业体系“火车头”,为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中国中车研制的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安全运行已满两周年,为铁路装备领域实现[详细]2023-11-02 15:14

  8月29日,中国中车在齐齐哈尔召开2023年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议。会议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详细]2023-08-31 09:22

  当地时间8月15日至25日,中国中车总经理(总裁)楼齐良率团出访拉美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三国,拜访[详细]2023-08-25 13:50

  跨国公司如何“跨”越?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这么说中联重科三季度表现亮眼:净利润同比增8成,营收海外持续高增、国内转正福田雷萨2023年质量大会圆满召开

  新进展!三一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再加速跨国公司如何“跨”越?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这么说假日奋战海外,跑出徐工国际化“加速度”

  为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心”,铁建重工自主研制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核心层企业—合肥叉车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3年9月,安徽叉车集团公司通过定向募集方式,独家发起设立了本公司。1996年9月,本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3000万股股票,并于当年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安徽合力”股票代码“600761”。截止到2005年12月31号,公司总股本为3.07亿股,流通股1.78亿股,资产总额14.7亿元,净资产10.5亿元。公司目前主要经营叉车、装载机、工程机械、矿山起重运输机械、铸锻件、热处理件制造及产品销售。金属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品)、电子产品、电器机械、橡胶产品销售;机械行业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业务;房产、设备资产租赁。公司的主导产品“合力”牌叉车及各类仓储机械广泛的应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行业的装卸及短距离搬运作业。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就树立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叉车及配套零部件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陆续推出了X系列、α系列、H2000系列、G系列叉车产品,尤其是2000年推出的H2000系列叉车,具有性能优越、安全可靠、低噪音等优点,具备了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抗衡的竞争优势,目前是公司主导产品;2005年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环保型G系列叉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优势。公司还开发了绿色环保型的电瓶车、石油液化气叉车等新型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的叉车和零部件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规格最全、规模最大,叉车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内叉车行业最大的消失模铸件生产基地、最大的油缸生产基地、最大的转向桥生产基地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叉车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试验检测能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十九年高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公司地处中部省份安徽合肥、所属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精神,公司还被列入安徽省政府“861”行动计划和重点支柱产业,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装备定点生产企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进出口商品CE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安徽省科技厅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HELI”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叉车第一品牌”、“中国叉车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及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