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科技岛初长成
时间:2023-06-07 02:15 点击次数:175

  东岙山头,两台风力发电机组傲然耸立;北部海域,海洋工程浮式试验平台和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锚泊运行;外海实试基地,遥感观测系统不停刷新着周围海域的卫星监测数据;海底技术系统试验场,各类传感器时刻紧盯着海面下的海流动态……一个科技引领、创新推动、文化集聚的海洋科技示范岛,正崭露头角。

  自2011年3月启动建设至今,浙江大学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首期建设项目陆续完工。从11月14日召开的摘箬山岛科研项目研讨会上获悉,第一期建设的10余个项目,6个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其余项目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

  在摘箬山北岙的海底技术系统是摘箬山科技示范岛第一个实施上岛工作的项目。2013年8月,浙大海洋学院陈鹰教授、徐文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杨灿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进行了海底技术系统一期布放。现在,在岸基站就能实时接收到从海底传回的观测数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杨灿军和陈鹰、李德骏等教授,分别承担了“深海组网接驳技术”等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申请并获批了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观测-成像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建立在浙大外海实试基地实验楼的海洋遥感观测系统也在2014年年初投入运行。该项目主要为在摘箬岛上建立海洋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接收海洋遥感卫星数据,对摘箬山周围海域及整个浙江海域进行卫星监测,获得长时间、大范围、近实时和近同步监测资料,为海洋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据浙大地球科学系邹乐君教授介绍,利用摘箬岛上海洋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接收的卫星数据和团队研发的遥感反演算法,项目组于2014年6月中标了国家十二五能源专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的部分内容。

  经过陆地试验、近岸试验、锚地发电运行三个阶段的试验,浙大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实现了海上试验正常发电。在摘箬山北岙与小摘箬山之间的海域,平台已经连续稳定试验运行了3个多月,每天发电量100~300kWh,总发电量超过14000kWh。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李伟教授介绍,设备采用了课题组最新研制的60kW半直驱海流能发电机组,它的叶轮设计捕获效率4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机组已经成为国内累计发电量最大的海洋能发电装备和国内唯一得到中国船级社试验见证的海洋能发电装备。

  浙大电气工程学院韦巍教授课题组联合科研院所攻关的上岛项目“海流能发电与海岛新能源供电关键技术研究”,也是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首批“十二五”主题项目之一。现在,除了2台850KW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安装在东岙山头,1MW 储能装备也已落户外海实试基地实验楼,1.5MW并网变流装置已经完成接线安装工作,通往北岙海流能的高压电缆与变电装置已经布置到位。整个系统的调试将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届时,岛上各项目的负荷将能实现就地取电。

  锚泊在小摘箬山北侧海域的“华家池”号海洋工程浮式试验平台,是国内首艘浮式海洋试验平台。自2013年12月通过ZC检验局质量检验投入使用以来,平台先后完成了包括浙大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锚地的摘箬山岛北侧海底地质勘探,平台工作状态下的运动监测试验等工作。浙大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白勇介绍,课题组还与浙大控制系合作搭建了“华家池”号海上平台监测网络,通过安置于海上平台的入侵监测节点,远程探测入侵行为的发生,确保平台的安全运行……

  实地考察和听取各平台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后,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朝晖表示,摘箬山海洋科技岛的建设和上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希望相关学院、学科和学校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技示范海岛的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共同加快推进科技岛建设步伐,为涉海学科和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105-9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