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小巨人”成长背后的秘笈
时间:2023-12-22 06:43 点击次数:55

  武侠小说中,高手往往以这样的姿态出现,他们各自修炼,在各自的时代创造自己的传奇。

  在偌大的制造业领域,同样生长着一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湖之大,高手如云,想去远方,潜心修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不妨在合肥,一起探究“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的独家秘笈。

  若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被“取消”了代理权,徐修昆根本不会想到,自己能在七年时间“创”出另一番天地。

  深冬的南岗科技园,外冷里热。年尾冲刺,各个企业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其中也包括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之前,徐修昆和团队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亚太地区代理商,再次创业是因为之前合作的外资企业被并购,代理权也随之取消。

  命运的十字路口,徐修昆和团队将目光锁定在永磁板块。“简单点说,将司南的磁性原理利用到了工业。”凭借领先级的专业水平和成熟技术,沃弗永磁逐渐成长为永磁传动行业龙头企业,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集团、“三桶油”、地方国企等众多央企和上市公司。

  2022年,团队看中了合肥的节能产业前景,于是将企业搬迁到了合肥。短短一年时间,沃弗永磁传动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已投产,订单不断,生产线一片忙碌。而沃弗永磁传动配件生产及永磁电机研发产业化基地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按照徐修昆的计划,新基地将在2024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3.5亿元。

  与徐修昆的创业路不同,从汽车界“黄埔军校”毕业的许永华一开始就专注于车载超声波传感器——20年前,这还属于汽车配件里的“奢侈品”。彼时的许永华敏锐察觉到这条赛道前途无量,2003年他带领团队成立了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从前,一台豪华车最多只舍得装两颗超声波传感器;如今,一台普通车最多已经装了22颗,这让汽车拥有更强大的探测感知能力。”说这话的许永华很自豪,因为热爱,他依然还保持着初创业时的状态。

  当初那个想为国产汽车“装上耳朵”的小企业,已成长为一家从事汽车智能化关键传感器及系统研产销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十分之一的国产乘用车装配了咱合肥造的超声波传感器。”

  他们的创业故事,或有不同,但他们都创出了一个个“小巨人”。这样的“小巨人”,合肥一共有188个。

  12月15日,合肥市经信局发布消息,2023年,合肥市新增5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省40.3%,通过率为3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高8个百分点。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这是外界对这类企业公认的评价。想要了解实现这“四化”的秘笈,不妨先翻翻企业的“账本”,看看研发投入的占比。

  “企业发展不能吃老本,要舍得把钱花在科研投入上,目前我们科研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0%,我们还投入1000万元打造相关实验平台,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实力。”从永磁耦合器到永磁调速器,从低速直驱同步电机到滚筒电机,徐修昆所在的沃弗永磁形成了自己的4个“拳头产品”。即使如此,整个团队也从未放松。“想要持续在一个领域领跑,就必须要不断地精炼技术,从而引领市场。”

  色谱、质谱、光谱类以及医用等多种高端分析仪器……走进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企业近三年来投入约4亿元研发出的40多款新产品相继映入眼帘。

  依托自身的硬核研发实力,这家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精密仪器行业领域领军企业。

  得益于优势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技术的迭代升级,高强度研发投入带来的发展优势也将更加突出。今年上半年,皖仪科技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15.17%。

  “这几年,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企业成功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并得到了创新资金支持,同时,我们还对接、引进了中国科大、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院士团队,进一步提升了研发实力。”仅2022年,皖仪科技研发费用投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4.42%。

  来自合肥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全市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7729件,同比增长超三成,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六成以上。

  “小巨人”作为其中的翘楚,表现更为亮眼。今年新晋“小巨人”企业中,沃弗永磁拥有专利213项,参与3个国标、2个行标研制;微晶材料获得技术成果12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100项……

  截至目前,合肥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834户。

  十年“树”木,合肥也找到了一套独特的培育路径,类似于传统建筑结构中的“榫卯结构”:从点状嵌入,再横向扩张,最后深度挖掘。

  资金上,合肥建立“专精特新-金融机构”对接机制,高质量举办融资需求银企对接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推介优质小微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1408个、超200亿元。

  人力上,合肥对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从市外柔性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团队),按年度计税报酬的30%择优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每人(团队)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立足企业所需,合肥还将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人才纳入合肥人才服务保障范围,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副高以上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定制一系列普惠性、特殊性举措。截至2023年10月,已有145户专精特新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享受市级人才政策,获得租购房补贴8700余万元。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建立“3+4”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对各级培育对象给予上市融资、智转数改、市场拓展等多重保障;推动市高质量发展、中国声谷等政策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为专精特新冠军和“小巨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

  2023年以来,累计兑现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1.7亿元,惠及企业310余户次。

  此外,近日发布的《〈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扩面,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深度挖掘,即根据力学原理,设计合理的榫卯数量、位置、尺寸、角度,精心雕刻制作,组合出稳固牢靠、富有美感的结构。

  合肥充分发挥产业专班作用,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升级路线,分行业、分县区梳理配套企业纳入培育库,提供精准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对接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0余户次。

  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供需对接活动,精准匹配企业产供销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链整零比持续提升。

  在合肥这片产业丛林里,“小巨人”的潜心修炼仍在继续,它们将与合肥上演更多的“双向奔赴”。(王骏超)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