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同方旗下企业排队上市 “小清华系”成规模
时间:2024-01-02 14:37 点击次数:159

  “清华同方内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这段时间非常非常敏感!”记者在过去的一周内,曾来到位于清华大学东门的同方大厦3次,每次听得最多的,就是“敏感”二字。

  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清华同方从上到下,都对此次分拆上市与结构重组的细节口风甚紧。但据内部人士透露,清华同方旗下的分公司——同方电子将被分拆出去,成为清华同方的一个控股公司,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而不久以后,原来的控股公司——同方光盘、清华泰豪、清华得实、同方软件等企业,将会陆续实现单独上市的目标。

  “同方光盘公司自今年4月份开始进入上市前的辅导期,主承销商是国泰君安,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将于2002年在国内A股上市!”今年50出头的潘龙法教授,是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导。“我们内部的股份制改革正在进行,上市以后,公司名称也要改。”

  这家由原来清华大学光盘研制中心转制而来的企业,自99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每年以80%的速度在增长,2001年将实现收入1.2亿人民币,是清华大学“技术+资本”孵化器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

  “我们原来是国家计委下面的一个科研项目,99年成立时就打算去香港创业板上市,承销商定为百富勤公司,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成。这次分拆上市的机会更大了,我们正在排队,估计上市以后至少能募集资金几个亿!”潘教授在谈到分拆上市时,心情显得格外的好。

  成熟一个,分拆一个。这是清华同方老总陆致成经常鼓励分公司和控股公司当家人的话。定位于精细化工业的诚志股份(0990),虽然远在江西,但已于2000年7月成功在深圳挂牌,成为了上市的“好榜样”。

  到明、后年,清华同方希望出现的大场景是,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香港联交所等地,至少出现4、5家以“同方”二字打头的高科技企业,“清华同方”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代名词,还将升级为一家集团公司,职能不再仅仅是IT实业,同时还负责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

  据同方电子的老总赵伟国介绍,同方电子公司酝酿香港创业板上市已经相当长时间,目前正在等待外经贸部的正式批文。该分公司内部正在紧张的进行资产核算和业务重组等工作,原来公司的一些高层已经在香港开始办公。

  同方电子(香港)有限公司,很可能以一个合资公司的形式上市,在一个月内会有明确的结果出现。届时,同方电子将拥有医疗电子,CTI,金融电子三大主营业务,其每个业务都将以同方电子(香港)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的形式独立出现。

  另外,清华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目标地点锁定为国内A股市场,目标时间为今年年内。清华得实、核技术公司和软件公司等等,自然成为了清华同方上市的“后备军团”。

  用陆致成的话来说,清华同方的机构重组一直在悄悄地进行中,这是一次主动的内部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营业务。

  原来的清华同方下属的分公司或事业部,将进行结构重组,重点围绕IT产业,将一些相关的资源重新整合,成立5、6个比事业部更高一级的事业本部。目前,“应用信息事业本部”正在积极组建当中,这一事业本部将由原来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控制工程、智能仪表、连锁销售等分公司合并组成;接下来的规划思路是:宽带通信、网络教育中的教育电子一起组建一个事业本部;网络教育中的产品、内容部分将单独做大,成为一个事业本部;人工环境工程和能源环境的发展潜力很大,组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事业本部;同方电脑将单独组建一个事业本部;原来的数据技术公司,还是在与外资合作,基本不做调整。

  这项被称为“双加”工程的调整,像是在清华同方内部做了一次大手术。这不仅使清华同方的很多员工要面临新的职位和新的领导,而且是对过去“资产授权管理、业绩回报考核、公司监督执行”的分公司制的全面否定。

  一位清华同方的高层认为,原来的公司架构有一定的问题,运作4年的模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方面,都将形成清华同方的核心业务。这样,只有通过事业本部的形式整合IT产业的重要资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清华同方的综合优势。

  据清华同方内部的一位老员工透露,由于最初的5个企业(人环工程、网络公司、同方实业、凯英科技、信息服务)之间的业务相差千里,刚成立几天就“捆绑”上了市。发展到今天,清华同方原来的各个分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间,有很多业务和资源重叠十分厉害,比如系统集成业务,就有好几个公司同时在做。在少数情况下,甚至有些工程或项目,出现几个分公司和控股公司在彼此竞争的情况。这可能是结构调整的真正初衷。

  经营上的压力,也许是这次清华同方下决心结构调整的更重要原因。清华同方2000年的利润与主营收入并未实现同步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了25%,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为负数。这些都让同方的头头们不得不紧张。

  今年5月,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对媒体承认,“清华同方在核心技术的培养和核心产品的开发上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尽管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核心技术和很多核心产品,但这不足以支撑同方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一位同方的基层领导说,同方很多做系统集成和工程的公司,由于国外品牌的冲击,基本上被沦为外国品牌的代理,根本没有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

  目前,在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旗下一共有4家上市公司,各有两家分属紫光和同方:清华紫光、紫光生物和诚志股份、清华同方。在“大清华”的概念中,同方的收入和总量是紫光的2倍。而同方则有可能打造成另一个“小清华”企业集团,实现这一目标最首要的,必须要善用募集资金,形成核心竞争力。

  作为校属高科技企业,清华同方曾经抢在清华紫光之前,于199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4年来,凭借不断增长的业绩和高科技概念,清华同方几乎每隔半年,就完成一次配股或增发,总股本由最初的11070万股一直增加到38307万股,处于不断扩张之中。

  据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副总经理叶铭介绍,清华同方正打算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发行B股,到时候又将募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

  根据招股说明书,同方最初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传统产品的信息化和产业化等领域,如风冷热泵机组产业化、蓄冷空调装置产业化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1998年年报显示,这些均已按照计划完成投资。但由于市场环境、供需关系、技术更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项目中有不少未达到该公司预期的盈利标准。如一多媒体智能显微诊断仪技改项目,按该公司预计1997年可产生效益,产业化完成后,年税后利润可达到1600万元以上。实际上,该项目效益未全部体现,当年实现利润仅48万元;而1998年实现利润也不过400多万元,与原先的预测仍有一定差距。

  2000年12月,清华同方以每股46元的价格,增发了2000万A股,募集到9.2亿元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数字家园”和“网络教育”两个项目,这被称为是清华同方向信息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根据2000年年报,同方去年业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计算机产品、人工环境工程和集装箱核技术检测等项目的产业化规模。而清华同方投巨资进入网络信息产业,受标准确定、市场需求以及盈利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形成实际的利润支撑。比如,清华同方的网络教育平台、教育软件光盘等项目都已开始在运作,但是,由于网络教育平台主要以教育网站为主,而教育软件也处在起步阶段,难以为同方带来满意的收益。

  清华同方成立以来,一直声称是靠“技术+资本”的孵化器模式在运转,比如利用民用核技术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再比如“烽火台”交互式数字电视接收技术,都被对外称之为“孵化”成功的项目。但是,构成同方收入主要来源的,却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同方电脑,据称,为了追求收入,同方高层对电脑事业部只有营业额的要求,却并没有利润的要求。

  “技术+资本”的孵化器模式,能为清华同方“孵”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吗?(郭开森 张静)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