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机娱乐资讯 >
深圳盛宴:一个超级LP的诞生
时间:2024-01-04 21:55 点击次数:60

  从昔日小渔村一跃成为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离不开刻在深圳骨子里创新基因的作用。作为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正在加快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新能源等产业具有领先地位。

  如今,深圳孕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此外,深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还在不断壮大,在过去的2022年,深圳新增比亚迪、顺丰2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总数达442家、上升至全国城市第三;新增独角兽企业13家。

  2019年2月,深圳市商务局挂牌成立,由原深圳市投资推广署与原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中的商务职能合并,主要的职能除了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之外,还管理流通和消费、市场建设、外贸、服务贸易、电商、保税区、外资、对外投资等。其中重大项目招商处和市商务发展促进中心的投资促进部负责招商引资,为深圳引入了大量优质增量资源。

  产业融合水平的显著提升,自然离不开政府引导基金的源头活水。政府引导基金往往承担着两大核心功能,吸引社会资本和投资战略产业,在此基础上,又生出了以“委托管理、市场化运作”为特征的深圳模式。

  为了便利企业了解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支持政策,特此汇集、梳理了深圳市区两级在产业发展、资金奖励、用地保障、人才落户、企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投资者提供易于掌握和使用的招商引资支持政策“说明书”。

  从企业层面,政策主要涉及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从行业来看,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独角兽,原本只是一个存在于古代神话中虚构的稀有生物。但如今,独角兽企业被进一步赋予了量化功能,其数量成了衡量一个地区的新经济活力、创业环境、企业增量前景、行业发展趋势的指标。

  根据《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国共有166家独角兽企业上榜,较去年减少63家,数量占比为33.2%。总估值达到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6.41%,估值占比为35.55%,均位居全球第二。深圳作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主要集中地,有24家独角兽企业入围,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三,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五。这些深圳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合计达到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33%,占比为4.01%,位居全球第六。

  从行业分布来看,深圳独角兽企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赛道,有8家企业上榜。其次是生活服务、金融科技、交通物流,各有3家企业入围。企业服务赛道有2家独角兽企业,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汽车科技、信息科技、文旅传媒则各有1家独角兽企业。

  其中成立于2015年的微众银行,以2478亿元估值成为深圳市第一大独角兽企业。微众银行背后更是站着腾讯、挚信资本、高瓴资本、广发信德等优秀投资机构。

  此外,在各自所属行业均名列前茅的大疆、喜茶、货拉拉则按估值大小分列微众银行之后。和微众银行一样,这些独角兽企业的背后同样站立着一支豪华投资团队,包括但不限于红杉中国、高瓴资本、IDG资本。

  在商业领域中,独角兽企业成为创新能力和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对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都具有重大意义。而独角兽的成长离不开资本,更离不开顶层政策支持。

  2022年,深圳首次“独角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到2025年,企业超过320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0至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这是深圳在2022年4月8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

  同时,为重点支持和培育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独角兽企业,深圳制定《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其中包括了构建潜在独角兽企业发现机制、优化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提供高效率多层次的融资支持。

  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发挥千亿政府引导基金和百亿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创投机构加强对入库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推动股权投资机构与入库企业信息有效协同。鼓励国有创投机构积极参与入库企业培育孵化。支持市属国资参股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独角兽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可量化投入,可视同考核利润。加强独角兽企业上市培育,推动境内外优质独角兽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如果说“独角兽”的内核是创新,那么科技创新“小巨人”则代表着取得了核心竞争力。

  目前,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超过860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有310家企业入选今年工信部第五批“小巨人”公示名单中,新增数量全国城市第一。“小巨人”企业总量预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深圳创新阵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自今年以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核心动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为特征的深圳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整个城市创新能级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第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中,对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普惠服务,对服务质量高、效果好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宝安区: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省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2.光明区:对初次认定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合成生物企业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对初次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合成生物企业给予一次性 100万元奖励,对初次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合成生物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3.罗湖区:实行专精特新补贴金额。对信息企业初次获得认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对初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对初次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一次性 50万元奖励。

  4.龙岗区:专精特新补贴金额。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如已获得省专精特新企业奖励后再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按最高50万元补齐差额;获得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如已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后再获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的,按最高200万元补齐差额。

  5.坪山区:对首次入选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奖励。同一企业同一年度获不同级别的,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对获得奖励后获评更高级别的,按相应标准追加差额奖励。

  6.龙华区: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对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50万元;对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20万元。

  7.大鹏新区:对上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同一企业被认定为不同级别技术中心的,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对获得奖励后被认定为更高级别技术中心的,按相应奖励标准追加差额奖励。

  8. 深汕特别合作区:对首次入选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同一企业同一年度获不同级别的,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获得奖励后获评更高级别的,按相应标准追加差额奖励。对首次搬迁至深汕合作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同等级别的奖励。

  今年以来,深圳市商务局招商工作重点聚焦“20+8”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施精准靶向招引。

  同时,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工作机制,更好聚集和链接优质“产、教、研、融”资源,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优质企业和项目的招引力度,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每个集群明确一张招商目标清单。

  时间回到2022年6月,彼时,深圳正式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其中,20个产业集群为: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以及海洋产业集群。

  另外8大未来产业为: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当时《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存量资金结构,打通市、区两级产业基金通道,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协同联动。因此,按照“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理念,由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负责运营,深圳“20+8”产业基金群应运而生。

  首先,政府出资比例高。深圳打通市区两级引导基金通道、统筹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而基金管理人及其关联方合计认缴出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基金目标规模的5%,其中担任基金管理人的普通合伙人出资须不低于基金目标规模的1%。如此高的出资比例,在当下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中较为少见。

  其次,在激励机制方面。管理费上浮比例最高50%;引导基金超额收益让利最高100%;优质项目可申请对引导基金出资进行收购。在保证基金管理人收益的同时,优质项目的收购也在退出方面给了GP一条新的路径。

  此外,在服务及投后管理方面。提供了财政部门、产业部门、基金管理人三方联动支持,确保政策目标切实可行;市、区引导基金投研联动,一次决策、两级出资,加快基金设立;深圳市财政局构建全市城投后服务管理平台,一个口子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区。紧密对接管理人和被投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综合投后赋能。

  在若干人等的支持下,“20+8”产业集群基金也渐渐迈进了实质性投资阶段。2022年12月,深圳启动“20+8”第一批产业基金管理人公开遴选,第一批基金涉及四个重点产业方向,包括合成生物、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目标规模达165亿元。

  今年7月,深圳发布第二批产业基金设立计划,围绕产业集群,按市场化方式配置5只专项基金,包括新材料产业基金、高端装备产业基金、数字创意装备产业基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细胞与基因产业基金,基金目标规模总计达85亿元。

  未来,深圳将进一步发挥引导基金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衔接器、放大镜、瞄准镜功能,牵手高端产业链和资本链,按照一集群一基金策略,设立千亿级产业基金群。积极支持参与全市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双招双引工程,主动谋求和社保基金、险资、外资等金融资本合作,充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补短板,持续加大对深圳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20+8”产业集群基金的统筹设立,吸引着大批优秀GP前往深圳的背后,独具“深圳模式”的政府引导基金功不可没。

  早在2015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起设立,深圳市财政局出资的深圳市引导基金成立,目标规模为1000亿元,同时这也是全国首个千亿级规模的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自成立以来,深圳市引导基金便用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从投资阶段看,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全面覆盖天使投资、VC、PE、并购等投资各阶段,撬动社会资本放大倍数达4.56倍。

  深圳市引导基金一方面以千亿级出资,持续为本土创投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募资渠道;另一方面也通过子基金遴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形成了覆盖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接续投资体系,助力深圳形成创投风投生态集聚圈。

  与此同时,深圳市引导基金还扶持机构以提升本地创投竞争力。目前,深圳市引导基金已与90多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合作投资,其中,深圳本地机构约50家,包括东方富海、达晨财智、同创伟业、松禾资本和基石资本等,外地知名机构约30家,包括红杉资本、IDG资本、鼎晖、君联等。

  在与深圳本土机构中,深圳市引导基金一方面注重与本地头部创投机构密切合作,长期且多轮出资其新设基金,持续助力深圳市产业和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注重扶持本地中小创投机构,在合作的50多家本地机构中,有30多家机构是专业型的新生代中小创投机构,如倚锋资本、兼固资本、物明投资、中美创投等,深圳市引导基金通过自身品牌效应和规范性管理要求带动本地中小创投机构逐步发展壮大且更具市场竞争力。

  其中,“20+8”产业集群成为了发展导向,积极引导子基金聚焦投资相关产业,大力促进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在投资领域方面,子基金已直接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项目数量约2700个,投资金额超2000亿元,占所有投资项目数量和所有投资项目金额的比例均超80%。

  在项目质量方面,大量投资项目均已取得后续融资、并购或上市,其中获得后续融资超1500家,已上市近300家;累计投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380家;累计投资估值60亿元以上的独角兽超220家。

  近年来,随着深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优惠政策,积极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生态体系,为包括产业投资在内的风投创投在深圳加速聚集、募投管退联动发展、核心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圳这片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新时代投资兴业的热土,正在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冯晓亭,编辑:吾人,36氪经授权发布。

  A股核心指数中,2023年为数不多的翻红指数包括红利指数、微盘股行情带动下的中证2000、北证50指数等

Copyright © 2027 神机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